
冷凝器科學補水真空除氧裝置
一、概述:
凝汽器補水節能裝置技術是電力部推廣的重點節能措施。是通過近幾年來發展起來的一門熱工理論等效焓降法,作為一種新的熱力系統計算分析方法。在冷凝器中增加一套補水裝置,把化學補水科學噴入,使排出的汽體迅速冷卻,從而提高機組真空和回熱經濟性,同時使進入除氧器的水溫提高,含氧量降低,提高除氧器除氧效率。采用該裝置後,煤耗可下降1-3克/千瓦時。半年就可收回投資。
二、工作原理及效能
我們确定了水的補入為凝汽器喉部,根據凝汽器喉部的尺寸,确定凝汽器内“補水節能裝置”的管道布置方式的位置,補入水通過“補水節能裝置”霧化地從喉部補入,并能形成一個“霧化帶”,流經軸封冷卻器、抽氣器、低壓加熱器後到達除氧器。這一過程,産生的效能為:
1、補充水吸收了一定的熱量,使給水溫度大幅度提高,即增加低壓系統抽汽量,減少高壓抽汽量,提高了熱功轉換效率,使這部分蒸汽在機内作功。
2、補水在凝汽器中吸收排汽熱量,減少了一定份額的餘額損失,強化了熱交換,降低了排汽溫度,改善了機組真空。
3、凝汽器對補水汽進行真空除氧,提高了整個回熱系統的除氧能力。
4、且利于機組接帶負荷。
三、應用舉例
現以某電廠BⅡ-25-3型高溫高壓供熱機組為例,進行等效焓降法進行改造的可行性分析: 該機設有兩台高壓加熱器,三台低壓加熱器,補水系統為“除氧器式”補充水系統,化學軟化水補充到低壓除氧器,由中繼泵補入高壓除氧器,低除、高除的進出水方式均為母管制運行。
正常運行工況下,帶40-70T/H、0.8-1.3MPa供熱負荷, 我們通過調查研究,以機組額定和設計參數為主,結合實際參數進行修正,應用等效焓降法進行了分析
1、回熱可行性分析結果:
型号 |
補水量(t/h) |
效率相對提高(%) |
供電煤耗(g/kw.h) |
年節煤(t/a) |
BS-10 |
10 |
0.225 |
0.9675 |
337.5 |
BS-20 |
20 |
0.450 |
1.935 |
675.0 |
BS-30 |
30 |
0.720 |
3.100 |
1080.0 |
BS-40 |
40 |
0.900 |
3.670 |
1350.0 |
BS-50 |
50 |
1.125 |
4.830 |
1687.5 |
對該機組來說,真空度每提高1%,半年就可節煤750噸。
四、改造方案和有關參數的确定:
補水系統實施方案的選定。要根據現場系統特點,選定系統補水的來源,是單元補水,還是從母管中補水等,然後決定補入凝汽器喉補的位置和空間尺寸。
補水量的确定。補入凝汽器的水量受到以下主要因素的制約:即受到凝結水泵、主抽汽器、軸封冷卻器、低壓加熱器通流能力的限制。其次,受到除氧能力的限制。對于其确定的機組與凝汽器補水裝置,其除氧能力是确定的,若補充水量過大,它将無法将補充水中的含氧量達到要求值以下,造成凝結水含氧量超标,從而腐蝕凝結水管道。再者,在運行中,補充水量還應與機組所接帶的負荷匹配。
型号選配。根據需要和可能我公司有四種規格噴嘴即每隻噴嘴流量為0.5T/H、1T/H、1.5T/H、2T/H組裝成的補水節能裝置,具體規格型号如下:
規格型号 |
補水量 (t/h) |
需用噴嘴 0.5T/H |
需用噴嘴 1T/H |
需用噴嘴 1.5T/H |
需用噴嘴 2T/H |
BS-10 |
10 |
20 |
10 |
7 |
— |
BS-20 |
20 |
40 |
20 |
14 |
10 |
BS-30 |
30 |
— |
30 |
20 |
15 |
BS-40 |
40 |
— |
40 |
26 |
20 |
BS-50 |
50 |
— |
— |
33 |
25 |
注:為了達到使用效果和安裝方便,當補水量大于30噸時,建議定購兩組補水節能裝置。
五、操作和安裝的注意事項:
要根據凝汽器喉部的尺寸,确定凝汽器内“補水節能裝置”的管道布置方式的位置。
如機組小修,安裝工期為半天即可,如不吊汽缸安裝,則安裝工期為一天即可。
在補水至凝汽器管路上,可加裝流量孔闆,将流量指示裝于運行層,給運行人員調整補水量提供依據。
為使運行人員及時方便地了解凝汽器水位,及時調整補入水流量,可采用閥門控制流量形式和整個系統防虹吸管路,或加裝“電接點水位計”于操作盤上。
運行人員可根據機組經濟參數及負荷,調整補入水流量。
-
“補水裝置”在凝汽器内的支承應固定牢靠,防止松動。
六、定貨須知:
提供補水量每小時多少噸。(T/H)
凝汽器喉部的位置和空間尺寸圖。(複印件)
-
系統補水的來源是單元補水,還是從母管中補水。